未来技术学院着眼未来科学技术领域与国家重大需求,突破传统工程科学的人才培养框架,改善工程教育育人生态,搭建符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平台,探索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新范式。未来技术学院着力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一支由院士、领军学者■■■■、青年拔尖人才等组成的校内导师队伍,建设一支由龙头企业、一流科研机构专家组成的企业导师队伍和一支具有丰富创业经验或投资经验的创投导师队伍。
下一条:新媒体学院组织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 传达学习习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吕毅教授作为未来技术学院医工学方向责任教授,多年深耕于医工结合领域,在以磁外科为代表的医工交叉研究及临床应用上取得了突出成绩。首创磁外科系列治疗模式,“磁压榨、磁锚定、磁导航、磁悬浮、磁示踪■★◆◆”五大技术体系日臻成熟,并牵头制定了■■◆“国际磁外科发展——西安共识”■★★■★■。除了探索磁医学,吕毅教授团队还将声、光、电等物理元素应用到医学创新之中,发展成为一支汇聚激光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纳米材料◆■◆◆■、蛋白质组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研究领域人才的“联合舰队”。
“我们这项工作面向烈性传染病、自然灾害◆★★★■◆、战场等极端环境急救的需要,颠覆了传统的气管插管方法■★★,可以使院前抢救人员、救护车司机、消防人员甚至普通民众轻松掌握!”未来技术学院博士生陈伯文介绍团队正在开展的项目研发进展,该项目相关成果已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银奖,并荣获全国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一等奖。陈伯文是未来技术学院医工学方向吕毅教授导师团队的学生◆■◆,在医工交叉校内外导师团队的指导下■■,从事医工结合创新医疗技术的研究。
学生评价吕毅教授就像是一位◆★★“大家长”★★◆★★◆。不论工作多忙,他都会组织师生每周召开学习组会■◆★★■,讨论项目、实验的基本进展。在此过程中,校内外导师团队充分参与了学生论文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环节的指导工作★■■。周末有空★■◆★◆◆,导师们就带着学生一起做动物实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医工结合要点。在每月的医工交叉研讨会中,吕毅教授集结各学科师生围绕医工结合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只有面向临床◆◆■★◆◆、抓住痛点,医工交叉的成果才能更好地实现应用。
未来技术学院医工学方向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牵引★■★,以医工交叉为基础,围绕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大科学与协作能力,培育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复合型医学科学家或科学家医师。目前招收的学生涉及临床医学◆■★★、物理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现有校内外导师37人。医工学方向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电信学部★■■★、机械学院、生命学院和材料学院等,培养具有新型工科知识和医学知识的复合人才。未来◆■■,更多的医学工程师和科学家将从这里产生,源源不断为医学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未来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2021级校企导师培养质量考核工作,经过学生问卷调查、专家评选★★★◆,最终3个导师团队获评“未来技术学优秀校企导师团队”荣誉称号,现分期展示团队情况。
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吕毅教授导师团队形成了主导师与学科交叉导师、企业导师协同育人的良好机制。医学导师主导,决定学生的研究方向★◆◆★,教授学生医学知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工科导师辅助,提供研究方向相关建议,教授学生工科知识★◆◆◆◆★、培养学生理工科思维能力★★;企业导师参与,从企业实际需求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给予建议和指导,并提供企业实践训练。通过组建紧密联系的“科学家+工程师”导师队伍◆★◆◆,形成“医工企”联合模式■■★★,整合校企资源,有效搭建了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平台。
吕毅导师团队的校内外导师深度融合、多方协作◆★■,作为主导师,吕毅教授带领学生挖掘项目的创新点和难点■★;校内合作导师张谞丰教授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积极联系一附院麻醉科,帮助学生收集临床数据、完善动物及临床前试验方案;校外导师付宜利教授结合人工智能等领域,为学生提供工科方面的技术指导。针对重要的临床转化,企业导师◆★■◆★、董事长龚霄雁与学生充分探讨项目落地的可能性,详细介绍从科学研究到批准注册的关键步骤,并为团队师生安排企业参观,提供与企业研发人员深入交流的机会。
这支富有医工交叉特色的导师团队以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教授为主导★■◆■■■,由校内合作导师张谞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校外合作导师付宜利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以及企业导师龚霄雁董事长(苏州茵络医疗有限公司)组成校内外导师团队,共同参与指导。
为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提升危重病人急救效率■◆■■★,同时优化自然灾害、战场等极端环境的急救手段,吕毅教授团队申报了相关研发项目■◆■,在该项目牵引下,校内外导师团队联合指导学生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
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田★■◆◆★■”,未来技术学院始终着眼于未来科技领域与国家重大需求★◆■■■★,不断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院深入落实◆■■“教学管★★★■”三大改革,构建前沿性■■■★★、前瞻性的项目体系与课程体系,牵头组织实施基于知识图谱的采集式学习模式改革,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构建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为现有学科专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学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人才培养改革新范式,优化体制机制,完善考核评价,进一步推进校企导师协同育人取得实效,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力量★◆★■★。